恰逢情人节(2月14日),婚恋话题格外引人关注。疫情冲击之下,婚介市场也出现不少新变化。
婚恋网站新增人数90后最多
春节前,中国新闻周刊通过微信、电话,以及实地走访,调研近10家婚介机构,发现2020年北京地区90后新注册婚恋网站人数激增,占比接近五成。
据百合佳缘集团提供的数据,2020年北京地区新注册用户,婚恋网站世纪佳缘90后占比44.09%,百合网90后占比37.88%。从性别角度看,2020年北京新注册用户中,男性占比远高于女性,在世纪佳缘为61.13% 和38.87%,在百合网为66.67%和33.33%。
而在线下婚恋市场中,婚介机构中女性会员数量多是多于男性,或与男性会员数量大致持平。近10家婚介机构均是如此。
目前80后90后均已达到适婚年龄。在这两个年龄段的群体中,高学历的单身女性数量要远高于男性。这一点在一线城市尤为明显。
马仁义是一家知名硕博交友平台的创始人。据其介绍,该平台覆盖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,会员约1.3万。女性占比72%,男性占比28%。1993年的人数最多,以此年龄为线,人数向两边依次递减。
2020年婚介市场颇有不同,一方面受到新冠疫情冲击,4月份之后生产经营活动才有所恢复,另一方面许多年轻人响应政府号召就地过年。
中国新闻周刊走访中发现,受疫情影响,以视频相亲、语音相亲等方式为代表的“云相亲”成为解决婚恋问题的新方式,婚恋交友平台月活用户规模呈持续增长态势。
线上婚恋交友规模扩大的同时,疫情对实体婚介机构影响不一。一家办公地点位于朝阳区soho现代城的知名婚恋机构告诉中国新闻周刊,疫情导致停工停产,很多年轻人因此有时间相亲,业务量反而增长了。
一家位于房山区的婚介机构甚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,与往年相比,2020年相亲的业务量增长了至少40%。
而西城区牛街附近的一家婚介机构告诉中国新闻周刊,疫情导致业务锐减,疫情缓和后业务才好转。
朝阳门附近的一家知名婚介机构告诉中国新闻周刊,他们线上线下业务都在增长。疫情期间,线上业务大幅增加,因为他们的相亲app运营得好,会员都在“云相亲”。
在这家公司工作的“红娘”告诉中国新闻周刊,疫情期间别的行业都惨淡,“但那段时间我们公司业绩非常好。支付平台还特意打来电话问怎么回事,质疑是不是传销”。
中国新闻周刊了解到,目前北京地区婚恋交友,主要有婚恋微信群、线上交友网站、线下婚介机构,以及公园相亲角等几大类。
婚恋微信群主要以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为交友平台,有的微信公众平台需要身份证验证后方能加入微信群,但学历等相关资料并不能保证真实性。
某高端婚恋机构会员见面相亲场所。图/佟西中 摄
比较而言,线下婚介机构更为严格,需要提交身份证、学历证、驾驶证等复印件,以及收入证明等相关资料,有的婚介机构还要求提供房产证和银行流水。
就会员费和会员数量而言,各家线下婚介机构差异非常大。会员费从400元、1000元,4500元,到1万元不等。会员数量从几百人、几千人到万余人不等。服务期限从几个月至一年不等。
中国新闻周刊在实地走访中发现,有的婚恋机构还提供“猎婚”服务。所谓“猎婚”是指找为社会地位非常高的人士提供精准匹配服务,费用十分高昂。
在国贸附近,一家定位为中高端人群服务的知名婚恋机构告诉中国新闻周刊,其会员费分为几个档。最低档29800元,最高档为369800元。服务期5个月、8个月至一年不等。
心理专家:晚婚是社会进步的表现
依据相关规定,晚婚是指迟于法定婚龄三年以上结婚,即男性超过25周岁,女性超过23周岁就属于晚婚。如果依据此定义,那么在1996年之前出生的男性,1998年之前出生的女性均属于晚婚年龄。
从年龄覆盖范围看,北京地区男性1990年-1995年,女性1990年-1997年均已经是晚婚年龄,所占比例超过一半90后。中国新闻周刊在北京实地走访中发现,婚介所存留的会员档案,多是在1995年之前出生的人。
而且从全国范围看,80后仍然是婚恋主力。
多家婚恋机构向中国新闻周刊分析称,从个人角度看,交际圈子太窄是很多人的共同原因,许多人没有机会接触个人社交圈之外的异性。在个人社交圈之内,同事朝夕相处相对了解,但因工作多有不便也被排除;
从社会角度看,北京是一个快节奏的城市,竞争压力大,工作时间长,精力有限不能慢慢去了解对方,甚至没有时间去恋爱。这也是当代青年单身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董婉(化名)是北京一事业单位的员工,31岁未婚。她认为晚婚主要是社会原因,人的流动性加强,“连找到熟人都难,更别提对异性有深入了解了。现在很多人还要求对方提供情绪价值,以及陪伴”。
陆茗(化名)也是31岁未婚,在北京工作多年。她坦言晚婚主要是因为两点,一是工作太忙,二是个人社交圈子不广。同时也希望找到一个价值观能够契合的伴侣。
中国新闻周刊从婚介机构处了解到,很多女生都对年龄非常敏感,尤其过了30岁之后,找对象更为焦虑。在婚介机构眼中,女生过了30岁就“贬值”了。陆茗说,年龄不该成为门槛,女生其实可以有更多选择。
北京性健康教育研究会理事周旭告诉中国新闻周刊,如果30岁后结婚算晚婚,那么要解释如今为什么晚婚,就要调查对比父辈们为什么大都在30岁之前结婚。
她认为父辈的婚姻更多的是物质上的互相支持,“搭伙过日子、传宗接代与获得性满足是主要目的”,如今这些已弱化。
周旭说,婚姻的意义也在不断变化,相较于以往,男女对婚姻的期待也在不断提高。一方面男性希望有更强经济实力以担当起传统婚姻角色,另一方面更多女性期待从婚姻获得精神满足。尤其一些经济愈加独立,精神上愈加充实的当代女性,她们期待的婚姻更多是心灵的陪伴。且由于离婚率的升高,男女都对步入婚姻更谨慎负责。从上述几点,周旭认为晚婚是社会进步的表现。
而马仁义则认为,许多人真的是找对象难,不是不找而是找不到,许多人面临着很大的生活经济压力,这也是其难以找对象的原因。
他说晚婚一事还要分群体来看。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,优秀的高学历女生往往比男生多很多,那么这就面临一个结构性的矛盾。女生单身的原因是没有足够优秀的男生与之匹配。
马仁义还表示,我们不应该用一句“是社会的进步”,就忽视那些渴望婚姻但始终因各种原因找不到合适的人的庞大群体。帮助单身青年找对象,政府部门可以有更多作为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责任编辑: